對于很多喜歡動作元素的玩家而言,可能很難簡單地把文字冒險類游戲劃入到游戲分類里。
說白了,這一類游戲大部分都是配上圖畫與聲音之后展開的小說,或許有部分會插入一些解謎類的小游戲,但總體而言,并不能算有普遍意義上“有可玩性”的游戲。
沒什么酷炫的地方,也不能搞出什么騷操作,更不能錄出一個15s的視屏讓人高呼好酷,當然也沒有什么人來挑戰速通。
不過對于沉迷于劇情本身的人來說,這類游戲倒是不錯——甚至可以說絕佳的選擇。自然,對團子而言,這也是最喜歡的一類游戲了。
而要說這些年欣慰的事,自然是如今可以開心地享受國內出產的此類作品了。
下面想要同大家介紹的《泡沫冬景》,即為一款國內公司出品、中日合作的文字冒險類游戲。
具體什么時候看到游戲介紹團子已經記不清了,不過當時才看了1分鐘不到PV,團子就立刻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它加入愿望單。原因無他,實在是這個游戲的設定,太有意思了吧——
男主設定上是個中國青年,獨自一人漂泊在東京的時候遇到了女主,而擺在他們面前的最大問題,就是語言不通……
兩個人第一次見面后,男主最先想要問的,居然是——“你會說中文嗎?“
簡直太好笑了吧!
今年年初購買并通關后,怎么說呢,團子覺得不虧。
畢竟CG作畫精良,配音中日雙語,BGM動聽悅耳,單線式劇情展開,不少故事細節也讓人覺得深受感動……
當然不能說是十全十美,但已經可以算是一個優秀的VNG(視覺小說)了。
男主景蕭然,故事初顯得傲慢與自大,又有著許許多多的偏見,滿心想著重新再來一次高考改變命運,為了他看來更好的”未來”,選擇流浪異國。
一開始的他說是要改變,卻又拒絕真正意義上的改變。當然,到最后他還是被許多東西改變了——可他某些本質的東西還是沒有變,所以在渾沌的現實生活中,他依舊心懷浪漫,也因此最后做出了別的選擇。
女主櫻井栞奈,擁有著一個幸福與不幸并存的家庭,經歷了一次災難,又背負上了某些沉重的負擔,雖不像男主走得那么遠,卻也算是背井離鄉。
故事開始的她不同于男主,從沒想過自己的未來——但也沒辦法,如何讓唯一的妹妹繼續健康的生活下去,已經奪走了這個年輕女孩子所有的力量。
在為了掙取“改變未來“的經費的過程中,兩個人機緣巧合地相遇了,又必須在同一屋檐下。
因為語言不通,自然是雞同鴨講,男主和女主對彼此都充滿了不滿。當然,雖然其中的人會充滿困擾,但在旁觀者的團子看來倒是很好笑就是了——
一個說著請幫我帶飯,另一個好啊好啊最后帶回了筷子和勺子,簡直是大型對牛彈琴現場……
所幸隨著女主妹妹繪美的到來,兩人的關系也得到了緩和,在同一屋檐下,三個人開始一起跌跌撞撞的生活,也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對所謂的真實社會,一步一步加深了解。
最開始,男主覺得女主是生在福中不知福的孩子,女主覺得男主過于斤斤計較。為數不多的交流中,都滿懷著對對方的不滿,也充滿對方無法理解自己的無奈。
但到了最后,雖然還是說不好日文,但男主已經學會了如何用蹩腳的呆膠布安慰女主,女主也試圖用蹩腳的中文祝男主生日快樂。
兩個人,在一個陌生的環境里,說著對彼此而言都是陌生的語言。最初張開全身的刺、滿心防備,最后卻充滿信任,互相倚靠,互相支撐。依舊存在交流問題,但想要靠在一起的心,并不會因為語言上的隔閡而受到干擾。
從冬天開始的故事,在冬天結束,主角們的心境比起最開始,已經截然不同。我想游戲劇本的撰寫者,一定是想要表達這樣一個故事吧——
一個人們是如何互相建立起親密關系的故事。
遲疑,猶豫,試探,接納,受到感染——陌生的人,對另一個陌生的人打開心扉。這種細微的感情,或許很難直接用語言表述出來,但卻能時不時從生活中體會到。
一如樓下陌生的貓咪在反復投食后總算肯接受你的撫摸,一如你經常去的小店店主在最后甚至不用你說就知道你想要吃什么,一如經常和你搭乘同一班公交的人在無數次相遇后有時候會下意識對你露出微笑。
畢竟人就是這樣的生物啊,反復的萍水相逢,便會覺得對方變得眼熟起來,而在一個屋檐下的話,哪怕語言不通,卻也還是會試探著去了解對方,真是難以違背的天性。
當然,整個故事也有些各種各樣的BUG。
比如女主一開始出門就去買了鎖,但最后男主還是成功開門送了毯子(?所以鎖的設定是不是被忘了……);
再比如我也很難相信女主的妹妹,一個才7歲還有心臟問題的小朋友,父母會放心她一個人來東京……
當然最重要的是——作為一個1988年的高考生,男主怎么可能不會說英語!遇到問題難道不是先can u speak English嗎?
不過怎么說呢,這只是一個故事,足夠得有趣和浪漫就夠了——
或許很多殘酷的東西都被弱化,每個人到頭來都是好人,現實與荒誕的元素共存,主角的天真和理想都能得到支持。
無論如何,一個故事,讓人能為里面的某些地方感動過,就已足夠,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