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ane experience of peeping into someone’s private life through a cellphone will traform you into the state’s greatest patriot.
(這窺視他人隱私的瘋狂體驗,將會使你成為一個國家最偉大的愛國主義者。)
假如一個陌生人的手機落入你的手中,你能從中找出多少關于他的信息呢?
我最近玩了一款游戲,就講了這樣的事。
它就是——
《Replica》
游戲界面非常簡單,甚至可以說是有點粗糙,就是一個智能手機。
作為玩家的你,是在一次偶然中撿到這部不屬于你的手機,然后從這里面挖掘出原機主的各種信息——
不得不說,它完美地滿足了人們的偷窺欲,有一個正當的理由查看“別人的手機”,還不會被打。
《Replica》曾拿到過IndieCade的最具感染力獎(Impact Award of IndieCade )等多個獎項。
里面所有的情節發展都依托于玩家拿到的這部別人的手機,收發短信、接打電話、登錄社交賬號、瀏覽各類新聞。
它的操作很簡單,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玩家的自由度也挺高,代入感非常強。
這就是一部很有可能某天真的出現在你身邊的手機。
游戲的界面異常簡潔,如果橫屏的話背景是靜止的像素畫面——一個看起來像是監獄的房間,以及一只握住了手機的手;
如果豎屏的話,就只會出現手機的屏幕。
我第一次玩這個游戲是在朋友的手機上,一眼望過去還以為朋友換了像素風的屏保。
“會有一個自稱國土安全局的人給你打電話,要求你把手機主人的信息發送過去。”
朋友說,我就這樣匆匆開始了這個游戲。
感覺很奇妙,畢竟是在別人的手機上操作另一個人的手機。
這游戲根本沒有任何過場動畫或者開場白之類的提示,打開就是一個智能手機的鎖屏畫面,玩家或許會有點懵,但是不斷涌進來的短消息能夠提供足夠的信息讓你猜到解鎖的密碼。
解開之后,發短信的那個人就會打電話過來,本來還在期待配音的是誰,結果在通話頁面出現了文字對話框。
我對自己沒法操縱回答來調戲NPC感到傷心,但游戲的劇情很快就燃起了我的興趣。
這個號碼為4885的國土安全局員工,要求玩家配合他們調查這臺恐怖分子的手機,并“應當對可以參與此次調查感到驕傲”。
游戲里所有對玩家的引導都是通過來電和短信的形式來進行的,4885會持續給予玩家各種提示,甚至會在你長期停留在解密碼頁面時直接將密碼告訴你。
說實話,在第一次玩還不明真相的我眼里,還真以為自己是人家打算發展的新特工呢。
在4885的指導下,你將去到游戲里手機的應用商店里下載一個叫“To do”的應用。
它會提醒你哪些任務你已經完成,哪些還需要完成,你只需要把你認為是證據的東西點一下就能收集了。
但當越多的信息被你找到,你就越會覺得不對勁。
這部手機的主人看起來只是一個沖動熱血的17歲高中生而已。
他的父母和女朋友都在為他還未歸家而擔心,你會在他的手機里收到他家人的短信轟炸,他的母親甚至還打來了電話。
4885會警告你不要接,你可以選擇聽他的話,但也可以選擇告訴這個母親,她的孩子出了什么事。
如果你每次都按照4885的要求去做,你會慢慢覺得事情的走向有點變味了。
你會發現,原機主和朋友一起參加音樂會能被當成“恐怖活動集會”的證據,;
他衣服上的“切格瓦拉”印花也成了“支持恐怖分子”的鐵證......
更可怕的是,這個4885總是能在你發現“證據”的下一秒發來消息。
它似乎無時無刻不在注視著你!
你能從它的言語中推敲出游戲故事的背景,這一切都并不是直接的信息,而是旁敲側擊。
暗示這是一個仿佛《V字仇殺隊》或者《1984》里的世界。
“我們必須找出私密相冊里是什么。
這里面一定有什么和恐怖襲擊有關的東西,
不然為什么要給這個相冊額外加密?
如果他不是恐怖分子的話就沒必要多此一舉。”
4885如是說道。
不過,這樣的窺視真的好嗎?
雖說探尋更多的信息可以完成4885給的任務,但這種搜查無辜公民私密信息的事明顯太缺德。
而且里面大部分都是迪吉(手機的主人)的普通照片,甚至還有和他女票的浪漫親親照。
可如果你選擇違抗4885命令的話,那立刻就會遭到他的警告——你并不是他準備發展的下線員工。
而且,你也并不像你之前以為的那樣有選擇,你和迪吉其實都是被懷疑的對象!
在另一邊,迪吉也在查看你的手機并從中篩選信息。
在這種威脅下,你何去何從?
是繼續助紂為虐?還是堅持正義?
如果你想堅持正義的話,
那恭喜你,獲得了第一個BAD ENDING,因為迪吉這個無情的男人告發了你。
最終,這條路線會以你蹲監獄而告終,隨著游戲進入結局,界面上顯示這樣一句話——
“國家即是一切,國家擁有一切,一切為了國家。”
這是臭名昭著的意大利法西斯政治家墨索里尼的名言。
單獨的個體在國家面前是何等的渺小啊.....
好,那重來一遍總行了吧。
這次出于報復和好奇,你像偵探一樣迅速探查清楚迪吉的信息,哪怕再簡單的蛛絲馬跡都不放過,這次總算成功地把迪吉送上了刑場。
但,這樣的結局,你開心嗎?
這簡直就是囚徒困境,兩個共謀犯罪的人被關入監獄,不能互相溝通情況。
如果兩個人都不揭發對方,則由于證據不確定,每個人都當庭釋放;
若一人揭發,而另一人沉默,則揭發者因為立功而立即獲釋,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獄十年;
若互相揭發,則因證據確鑿,二者都判刑八年。
你(湯姆)和迪吉最終都選擇了揭發對方。
可是我們本該都是公民,不該是囚徒。
那么有沒有一個選項,能把4885送進牢房呢?
可惜啊,盡管結局多達十二個,墨索里尼的話卻幾乎在每一個結局里都會出現。
在這個游戲里你盡可以做出不同的選擇,但永遠掌控不了自己的命運。
“What a life!”
在這個游戲里沒有英雄會出現,有的只是努力掙扎著的人們。
他們利用所能做的一切來反抗,最終不過激起了時代里的小小浪花。
Replica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真實,像生活中偶然出現的某一個轉折點,沒有背景介紹,沒有人物介紹,一切都藏在對話和氛圍里。
“我”是誰?
手機的主人又是什么人?
4885是國家的工具還是和湯姆一樣被利用的普通人?
這是個什么樣的社會?
這一切沒有明說卻又在玩家收集資料時一點點展示得清清楚楚。
4885在游戲里的言語十分強勢,相信很多人都會對他不容置疑的語氣感到反感。
可是,這個與玩家的交流最為頻繁的人卻從頭到尾從未出現過名字。
他不需要名字,他是一個代言人,沒有自我。
《Replica》的具體設定和故事情節來自于Copy Doctorow所著的《Little Brother》這本小說,來自韓國的游戲制作者SOMI在游戲界面的開發者那一欄也提到了它。
制作者同樣提到,在游戲里出現的所有來自“國土安全局”的話和SNS的信息都來源于韓國真實社會事件。
2015年韓國發布新規定,要求18歲及以下未成年人今后購買智能手機時,手機運營商和家長必須在這些智能手機上安裝監控軟件。
SOMI承認,自己的靈感或多或少來自于這項規定,這些靈感最終誕生了Replica,這是一個像《1984》一樣的反烏托邦游戲。
在這里,所有的反抗都是徒勞的。
“這里原本就沒有什么英雄,只有普通人呀。”SOMI這么說。
“我們并不能確定,游戲里發生的事并沒有在現實里發生。”他接著說。
在TAPTAP上,replica被翻譯為“指尖戰爭”,沒錯,這的確是一場戰爭。
物體,失去自我的物體,被統一的物體,“Replica”(復制品)。
關鍵詞: 小游戲